会员之家
立足高校资源优势赋能“大学前”教育出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十而立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5.11.1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阅读:57次
三十而立,初心如磐。成立于1995年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从建社以来始终以“教字当头,以师为本,立足高校,面向大教育”的办社方针与“为高校教科研服务,为文化教育事业服务,为广大教师学生服务”的办社宗旨,赋能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尤其在“大学前”教育出版方面成果颇丰,并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值此建社30周年之际,回望南师大出版社“大学前”教育出版的探索历程,一条以高校教育资源为根基、以战略布局为路径、以人才团队为支撑、以品牌活动为纽带、以精品图书为载体的成长脉络清晰可见。
因学而生:学术基因铸就出版初心
南师大出版社的学前教育出版事业,深深植根于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学前教育学术传统与学科优势。作为中国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个学前教育博士点的诞生地,更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等先贤耕耘不辍、奠定中国现代幼教理论基石的地方。
承继这一学术传统,南师大出版社自建社之初,便承载着将前沿教育学术成果转化为普惠教育实践的使命。出版社依托南师大出版社学前教育学科的科研优势,邀请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赵寄石教授领衔研发“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教材,这套由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合力打造的品牌图书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风靡全国,引领中国幼儿教育图书市场,成为全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参考。随后推出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丛书”历经多次升级,从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到深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始终引领课程生活化、游戏化与实践化方向,成为幼儿园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资源。
在合作拓展方面,1999年,南师大出版社与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创办《东方娃娃》期刊有限公司,旗下多种期刊成为早期阅读与图画书出版的重要阵地。2002年,经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南师大出版社与台湾信谊基金出版社合资成立江苏宁谊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余年来,宁谊文化逐步构建起覆盖课程研发、师资培训、理论出版与数字服务的综合体系,服务全国150余座城市、惠及3000余万名幼儿,成为推动南师大出版社“大学前”教育生态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势而谋:助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当前,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发展高质量、可负担的0—3岁普惠托育服务,已成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求。对此,面对人口发展新形势和“幼有所育”的民生期盼,南师大出版社将服务国家战略、勇担社会责任放在首位,通过系统构建科学托育资源体系、研发本土化课程方案、赋能专业人才成长、夯实行业理论基础等一系列扎实行动,努力走出一条助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该出版社围绕托幼一体化趋势,系统构建覆盖2—3岁托班的课程资源体系。早期推出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托班》强调生活性、游戏性与整体性,从语言、认知到社会性发展,全面呼应了托班儿童成长需求。近年来,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主导下,推出《小脚印·高质量托育行动方案》和《小脚印·高质量托育行动方案区域游戏材料》,创新提出托幼一体化课程解决方案,以八大核心经验为主线,将生活、游戏与课程深度融合。
此外,宁谊文化围绕“小脚印”托育品牌,持续开展多场主题直播与培训,内容涵盖教学计划、区域游戏策略、园所管理、幼儿照护与家庭养育等领域,从教学到管理、从园所到家庭,构建起全方位的托育支持网络,切实推动托育服务的专业化和普及化。
因行而广:品牌活动塑造行业影响力
30年来,南师大出版社通过举办高规格、系列化的行业活动,将出版成果转化为社会影响力,构建起“出版—教研—传播”良性循环的生态链。
出版社已连续多年主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托育质量等前沿议题。近年来主办的南师大首届“学前教育周”暨“优质·渗透·发展——2024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研讨会、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论坛、全国高质量托育行动大会、南京市秦淮区幼儿园男教师联盟十周年成果展示暨跨区域男幼师团队合作发展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推动行业共识形成与实践创新。
今年,南师大出版社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举办了首届大湾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论坛,和业界共同探讨面向所有儿童的高质量学前教育。此外,还举办了《图形·话语·材料的马赛克》教育展览·互动艺术工作坊·研讨会,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对话与碰撞,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在全球本土化进程下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图形·话语·材料的马赛克》公益展览还将面向社会开放,旨在与社会公众共同聆听儿童声音,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共同推进教育发展,提升儿童的福祉,践行社会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南师大出版社今年在重庆发布的“小红苗”也是他们打造的一个响亮品牌。“小红苗”作为具有开放、共创属性的作者“生态圈”,融合出版、学术、新媒体传播与家庭教育的跨界品牌理念与实践思路,同向发力,正在将教育理想转化为优质的出版现实。在研学方面,南师大出版社今年推出研学新品牌——“小红苗”研学,新增暑期“北京中轴线”研学项目、大学科技创新研学项目,寒假“科技筑梦·京宁同行——新疆学子科技研学冬令营”等均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益,进一步扩大了南师大出版社品牌的影响力。
因品而立:精品图书铸就市场标杆
历经30年精心积淀,南师大出版社在学前教育图书领域打造出多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牌产品,建立起覆盖课程、理论、绘本与教师发展的完整内容体系。
在课程资源方面,“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丛书”作为标志性产品,历经多次升级,成为全国幼儿园教育的核心资源。《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作为国内首套主题整合课程,推动了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快乐旅程:交互式幼儿园阅读指导》荣获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推动阅读教育从“听讲”走向“互动”。教育部推荐的“全国优秀幼儿读物”《幼儿园早期阅读资源·幸福的种子》等特色课程,以及“托班”系列教材、“我要上学啦”幼小衔接丛书等,均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部分品牌教材累计销量超千万册,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与专业权威性。
在理论图书方面,出版社构建了国外引进、幼儿园课程、教师专业成长、政策研究等多板块体系。其中,《儿童的一百种语言》、《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生成课程系列译丛”等引进版图书成为幼师必读经典;“幼儿园课程研究丛书”、《南京鹤琴:一所没有特色的幼儿园》、“幼儿园课程故事研究丛书”等本土著作,真实记录中国幼儿园课程建设历程。“瑞吉欧幼儿教育精选译丛”作为“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系统引进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儿童·国家·未来: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荣获“苏版好书”,为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在精品绘本出版方面,出版社同样展现出卓越的创作实力与文化传承意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华文化绘本·好玩的游戏”荣获第十一届南京图书馆陶风图书奖少儿类奖项。该丛书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出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巧妙地将传统游戏玩法融入绘本,开创了文化传播与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新路径,获得了市场与专业认可的双重肯定。《哦,原来如此!生活中的相对关系》系列荣获“苏版好书”和南京图书馆陶风图书奖,成为幼儿数理思维启蒙的优秀读本。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出版社形成了系统的支持体系。“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丛书”获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版权贸易提名奖,为教师提供了国际视野的专业指导。“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系列从理论引领到实践积淀,成为教师的实用指南。“核心经验与幼儿教师的领域教学知识”丛书销量近百万册,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作为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和“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更是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如今,在“德风园”教育品牌旗下,南师大出版社拥有1800余种图书,其中图画书约600种。多种图书分别获得了江苏省政府奖、教育部推荐的幼儿读物、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文津图书奖等全国各大奖项,主题出版类图书版权已输出英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等10国。
迈向新程:生态布局开启未来新篇
站在30周年的新起点,南师大出版社将于11月15日举办“从娃娃抓起”教育发展大会,以此为重要契机,全面推进“大学前”教育出版的深化与拓展。
据悉,南师大出版社将跨界整合学习、体育、科技、素养、生态五大领域资源,持续完善“大学前”教育生态布局。依托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建的“育苗”频道,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携手南京师范大学女排及多家主流媒体,推进“小红苗”品牌在体教融合与文化传播方面的探索;联合伯索科技打造“德风园娃娃”人工智能综合教育服务平台,助力幼儿园实现科学管理与教学创新;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合作《少年志·天下》项目,构建青少年读写能力培养全链条;并通过“新典”融合平台联合多家权威出版与科技机构,推动出版数字化转型与品牌孵化。通过以上重点项目的协同推进,南师大出版社计划逐步构建覆盖0—10岁儿童成长全过程、服务幼儿园与家庭全场景的“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实现从“教育内容提供者”向“教育生态构建者”的全新升级。
展望前路,南师大出版社将立足“大学前”教育阵地,以专业出版为根基,持续完善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科研支撑为特色、数字融合为特征的学前教育新生态,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品格一流的学前教育品牌,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美好愿景贡献智慧与力量。
